第(3/3)页 《放大倍数是比三极管大一点,用作高频、音频放大,振荡等。后来被五极管取代》 《可怕的直立猿.你们在讲些什么鬼东西?。?》 《我一直以为,二极管是个PN结,三极管就是NPN/PNP结》 《pn结那是晶体管,是真空电子管之后发明的》 《真空二极管、三极管无论是发热严重,功耗又高.所以后面都是晶体管了。》 金陵城电器行。 一众东家及小厮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不是,你讲的是啥嘞?为什么天幕还说讲得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都这么大的么? 和兴茶食店。 万掌柜有些意兴阑珊地放下笔.纸上是刚临摹完的三极管结构图很遗憾,没看懂。 “这玩意门槛这么高?” “好歹是高科技呢.尊重下!”不少食客苦笑着说道,其实大家都想从天幕提到的各种技术中分一杯羹 奈何提及的技术,要么是各种矿,要么是远洋之外的特产,要么就是简单的各种物件,但已经被瓜分掉市场了。如今剩下的,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大部分人连听都听不懂。 这真是心酸无奈.因为金陵城9成5以上的百姓,还是文盲,连字都看不懂,指望他们搞真空三极管真是为难人。 而这里面不是那种简单的机械结构,看一眼就能学会,其中的弯弯绕绕,电磁转换,信号传递等在绝大部分人眼中,就是完全如听天书一般。 况且大家也是天幕亮起这一日有空跟着偷闲一下,平日里也没时间钻研,所以大部分人肯定都是来凑个热闹的,而他们最喜欢的肯定就是各种电影电视剧解说貌美如花的仙女跳各种舞. 这玩意需要消耗的人才就极其恐怖了,看评论区讲解,这只是其中一种技术,在此之上还有另外一种技术叫什么PN结。 同样的原理,两种不同的技术. 《他们是怎么发现的?》 《永乐大典上记载的[狗头]》 《记得以前好像背过,1906年美国科学家,德·福雷斯特发明三极管,代表人类进入电子时代。》 唐,长安城。 李世民已经当习惯了甩手掌柜,此时看到调侃《永乐大典》也是会心一笑。 根据天幕提及的信息,他是专门推算过时间,1368年明开国,年号洪武,洪武三十五年(1403年),朱棣攻入京师,靖难成功。 而这三极管是1900年后的产物了 “这三极管还能将声音放大?”房玄龄等人均是一愣,对视了一眼,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方向。 “好像.还真能!”反正都是信号,为何不能。 “只是这三极管的结构又是怎样的?” “嗯可以一个个试试看,只要电路搭对了,那声音就会变大很多。” (本章完) 第(3/3)页